江海之畔,建筑之乡,张謇故里,人杰地灵。40年前,一位能工巧匠走出海门,40年后,有志者事竟成,成功创出了属于自己的天地。这便是建筑工匠——范斌。
范斌生于建筑世家,“建筑”这个词在他这儿耳熟能详,因此从小也坚定了自己的理想,走上了建筑业这一路,一走便是40余载。年仅18岁的范斌高中毕业后,便跟随父亲学习手艺,开始了走南闯北的建筑生涯。
1980年,范斌到达上海,当时,国家刚刚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,城市建设急需有知识的手艺人。作为拥有这一优势的他被优先录用了,刚刚融入大都市也开了眼界,每月拿着八九十元钱的高薪收入倍感自豪,至此幸福感油然而生。要知道当时一个本科大学毕业生收入也就五十多元。
1982年由于工作需要,范斌被指派去往黑龙江项目部,坐了长达60多个小时的火车到达黑龙江后,他目睹了从未见过的场景,所有人都带着帽子、口罩,根本分不清男女,走在白茫茫雪路上,一南一北的温差,真正体验了一把寒风刺骨的感觉,对于长期生活在南方城市的他来说,对这种环境感到寒冷又新奇。到达新工地听着老板介绍着这支三四百人、文化程度偏低的队伍,老板听说他是高中生,便直接派去做了基层材料员。
在新工地与工友们相恰融融,工友与他交流较多的话题:说他是一名有作为的小伙子,只有手艺还是不行的,还需要有专业知识。范斌听着前辈说的话确实有道理,只有掌握专业技术知识才是今后发展之路,时不我待、重返校园才是人生出路,放弃了在外闯荡想法,毅然回家考学。离校两年多重返课堂学习对范斌来说压力之大超乎想象,高考再次以落榜而终,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丰富自己文化知识,他坚信肯吃苦老天始终会眷恋有志青年。
1983年国家注重经济发展,但技术人才相对来说比较匮乏,当时全国的大专院校数量屈指可数,所以开始出台政策开展函授、职工在职教育等形式的训培,唯一的条件就是要有出色的手艺。当时海门市报名人数高达600多人,国家招收名额有限,只收40人,他的压力又随之而来,但功夫不负有心人,范斌凭着出彩的手艺,在600多人中脱颖而出,成功考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,读上自己喜欢的工民建专业。
1987年大学毕业后范斌继续从事建筑事业,多年来始终虚心学习,在1999年因出色的手艺,被指派到济南与山东建工达成合作,带队管理人生中第一个项目——新华印刷厂。由于这是他第一次作为项目经理带领团队工作,他便起早贪黑抓质量,废寝忘食抓进度。这个项目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,进度、质量、现场管理等样样工作都很出彩,打响了第一枪,赢得了赞扬声一片。接下来工程项目订单络绎不绝,范斌先后参加建设山东师范大学、齐鲁软件园、东环国际广场、科汇园、医科大厦、黄金99等多个工程项目,在济南先后建立起一栋栋鳞次栉比的大楼,把城市装扮得雕栏玉砌。
随着项目的出色完成,范斌也从技术员到施工队长再到项目经理,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现在的南通三建第三十八工程部领导岗位。作为领导人的他责任也随之加重了,每天醒来就开始规划一天的工作行程,市场竞争越来越大,利润越来越薄,各种问题都压在他的肩上,有些拖欠工程款的项目,他就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员工的工资问题,即使在最艰难的情况下范斌也决不拖欠工人工资。他说道:“工人们来到你的手下做事就是信任你,大家都不容易,拖欠工人工资这种行为我们不能做。”对于那些技术要求高、施工难度大、劳务组织复杂的项目,范斌经常来不及休息,连夜赶往施工现场考察。纵然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,他依旧扛起重担,面对困难挑战,绝不退缩。
随着政府政策的改变,对建筑市场也提供了优化的发展的环境。从原来的项目全部完工后验收到现在完成50%就开始验收,从一定程度上大大缓解了施工方的压力,提升了工作速度。
多年来,范斌不忘初心坚持充实自己,多次被评为“年度江苏省建筑业企业优秀建造师”,2010年被评为“全国优秀建造师”。在他的带领下团队获得众多奖项,虽手捧众多荣誉但在范斌眼里看来那只能代表昨天的成绩,他的目标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打造更多的精品项目,在建筑史上留下更多的丰功伟绩。
范斌始终以精益求精的“工匠精神”为职业基因,形成了“有红旗就抗,有金牌就夺,有名次就争”的精神。作为带头人,他总能带领突击队在关键时期冲锋陷阵,出色地完成任务。在他看来,每次任务既相同又不同。相同的是目标,不同的是方法。范斌常说:“我们追求的是精品项目,必须做到“精”,不管采取什么方法,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。”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,也是对团队的要求。